【廉洁文化教育】画说郑照

时间:2021-11-10浏览:1846

画说郑照

  郑照(1401—1471),字孔昭,号菊庄,明兴化府仙游县善化里(今福建省仙游县大济镇)人。先后被派任江西安远、德安县令,始终坚守“无贪利,无失政,无冤民,操守甚峻”,被明英宗皇帝赐封“廉官第一”。

  郑照少小聪慧,喜读圣贤之书。后凭借国子监考核优异的成绩,未经科举,获得朝廷任命,被委为江西安远县县令。不久,因家中父母病故,郑照只好辞官归乡守孝。守孝期满后,复官江西德安县令。

  郑照为官崇尚礼义,敦行教化,乐于倾听民意。当时,德安县有一个惯例,县衙里的胥吏每月都要奉送礼金给县官,郑照却把这一笔收入全部缴公,不仅如此,他还经常将自己的俸禄用作修桥铺路、扶贫济困。

  在江西73个县廉官考评中,郑照排名第一,都御史兼江西巡抚韩雍将郑照的事迹上奏朝廷,获英宗皇帝御赐“金锁铁铃”一副,并诏命在朝文武百官,听到铃响,就要低首立正,不得抬头正视,后又赐给郑照“廉官”称号。

  郑照为官多年,家贫如洗,其夫人还在纺麻织布赚钱补贴家用,郑照虽生有五子,但他清廉守身,家贫不堪,养不起5个儿子,只好忍痛将大儿子、二儿子、三儿子、四儿子送人抚养,仅留下老五延续郑家香火。英宗皇帝得知后深为感动,说:“这种人哪里仅仅是‘廉官’,实实是廉官表率,堪称廉官第一。”

  郑照五十三岁时,因年高体弱,上章辞官,朝廷闻奏,准其致仕,并下诏要求郑照送出的四个儿子全部归宗,还封郑照的长子与次子为登仕郎,一时荣宠无限。

  郑照乡居期间,虽年衰力弱,但他仍然热心公益事业,并与乡中耆旧共同制订乡规民约,倡导良俗,教育弟子,戒绝游惰,力耕勤读,并带头践行,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仙游地方文化教育的发展。

  郑照生活非常俭朴,有一次,他的孙子口渴想吃梨,由于囊中羞涩,他只能用瓢舀起湖中清水给孩子解渴。后来,莆田人状元柯潜到仙游拜访郑照,以诗赞曰:“闲因投笏早,贫为守官廉。一瓢颜子乐,三韭杲之贤。”

  郑照因病辞世,享年七十岁。乡人感其品行,赠他谥号为“清介”,俗称“清介先生”,并为他在城内建祠纪念。明代南京户部尚书郑纪曾撰联赞曰:“廉政起心被,敕封清官扬正气;忠心报社稷,钦赐贡令传家声。”(仙游县纪委监委)